資訊分類

湖南醴陵:“陶瓷之都”發展千億產業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劉 麟 謝 瑤
  • 來源:經濟日報
  • 發布時間:2020-10-07 18:0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今年9月,醴陵被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都”。如今,全市有陶瓷企業757家,20萬從業人員研發生產的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南醴陵:“陶瓷之都”發展千億產業

【概要描述】今年9月,醴陵被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都”。如今,全市有陶瓷企業757家,20萬從業人員研發生產的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劉 麟 謝 瑤
  • 來源:經濟日報
  • 發布時間:2020-10-07 18:05
  • 訪問量:
詳情

湖南省醴陵市有個東富村,村里有個毛澤東同志1927年在湖南農村考察時住過兩晚三天并秘密開過幾次群眾大會的“東富寺”。9月25日,記者來到這座明朝時修建,雖飽經滄桑仍不失風采的紅色旅游地,看到進門牌坊上“東冨寺”三個字。“富”怎么寫成了“冨”,是錯別字還是古人留給歷史的字謎?

村黨支部書記易大紀告訴記者,東富歷史上太窮,沒有一點富,題寫牌匾的明朝大秀才就將“富”字去了點,寫成“冨”。上世紀80年代初,盡管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依然是“有女莫嫁東富鄉,種谷下泥車(水車)下塘,年年晚稻不收糧,不是農民不耕種,只因無水灌禾漿”,人均純收入不足200元。1984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了東富人,他們甩開膀子治山治水,外引內聯興業辦廠,到2005年,東富鎮形成了陶瓷、煙花等6大支柱產業,70%的勞動力每月有工資收入,東富由農業鎮轉變為工業鎮。2013年12月,醴陵經開區東富工業園開始建設,如今全鎮擁有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2019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4.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5億元。東富這個過去的農業鎮,如今已成功轉型為電瓷電器與玻璃兩個產業鏈完備的百億特色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強鎮,村里有幾百人在東富工業園就業。

“2003年,紅色旅游興起來了,東富寺也迎來了發展好時機。如今,當游客再問‘富’字為啥成‘冨’字,我們就自豪地回答:新時代能讓我們富不封頂。”易大紀說。

淥水入湘江涌入洞庭歸大海。東富的發展,就是“因產業而生、因產業而強”的醴陵追夢、筑夢、圓夢的縮影。天下名瓷出醴陵,全世界每4個陶瓷杯子就有一個產于此地。今年9月,醴陵被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都”。如今,全市有陶瓷企業757家,20萬從業人員研發生產的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業、實業、企業、創業已成為醴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最厚重的底色。”醴陵市委書記胡湘之介紹,醴陵正圍繞“千億縣域、千億產業、千億園區”的目標,著力打好“產業突圍”戰:一手抓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立足“自動化、智能化、國際化、品牌化”,著力建設陶瓷產業千億產業集群;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立足“紅色、特色、亮色”,壯大玻璃、全域旅游、軌道交通等產業。2019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2921元和28737元,是2015年的2.02倍、1.5倍。

醴陵市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的全面小康建設之路表明,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勝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環境勝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把人文優勢轉化為幸福勝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上一個:
搜索
搜索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
/
湖南醴陵:“陶瓷之都”發展千億產業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51